Tag: poetry
-
贺涛 – 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D%E5%B7%9E%E6%AD%8C%E5%A4%B4%C2%B7%E5%B0%91%E5%B9%B4%E4%BE%A0%E6%B0%94
-
鄭愁予詩選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般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 是風 是雨 是夜晚﹐ 你笑了笑 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長髮或整理濕了的外衣 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山退得很遠 平蕪拓得更大 哎 這世界 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說 你真傻 多像那放風箏的孩子 本不該縛它又放它 風箏去了 留一線斷了的錯誤 書太厚了 本不該掀開扉頁的 沙灘太長 本不該走出足印的 雲出自岫谷 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開始了 而海洋在何處﹖ 「獨木橋」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廣闊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專寵的權利 紅與白揉藍於晚天 錯得多美麗 而不錯入金果的園林 卻誤入維特的墓地…… 這次我離開你 便不再想見你了…
-
張若虛 –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萬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勝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伶楼上月徘徊﹐应照離人妆镜臺。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願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谭梦落花﹐可伶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
徐志摩詩選
徐志摩 (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1915年畢業于杭州一中﹑先後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返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週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翻譯。1925年赴歐洲﹑遊歷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27年參加創辦新月書店。次年《新月》月刊創刊後任主編。並出國遊歷英﹑美﹑日﹑印諸國。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遊》﹐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輪盤》﹐戲劇《卞崑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他的作品已編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于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為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于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
席慕容 – 無怨的青春
卷 一 引 子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 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多長或多短﹐若你們能始終溫柔地相待﹐那麼﹐所有的時刻都將是一種無瑕的美麗。 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地說聲再見﹐也要在心裡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了你一份記憶。 長大了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了無遺憾﹐如山岡上那輪靜靜的滿月。 詩 的 價 值 若你忽然問我 為什麼要寫詩 為什麼 不去做些 別的有用的事 那麼 我也不知道 該怎樣回答 我如金匠 日夜捶擊敲打 只為把痛苦延展成 薄如蟬翼的金飾 不知道這樣努力地 把懮傷的來源轉化成 光澤細柔的詞句 是不是 也有一種 美麗的價值 如 歌 的 行 板 一定有些什麼 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 草木怎麼都會 循序生長 而侯鳥都能飛回故鄉 一定有些什麼 是我所無能無力的 不然 日與夜怎麼交替得 那樣快 所有的時刻 都已錯過 懮傷蝕我心懷 一定有些什麼 在葉落之後 是我所必須放棄的 是十六歲時的那本日記 還是 我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麗的如山百合般的 秘密 愛 的 筵 席 是令人日漸消瘦的心事 是舉箸前莫名的傷悲 是記憶裡一場不散的筵席 是不能飲不可飲 也要拼卻的 一醉 盼 望 其實 我盼望的 也不過就只是那一瞬 我從沒要求過 你給我 你的一生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麼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
泰戈爾 – 飛鳥集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的窗前唱歌﹐又飛去了。 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麼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裡。 Stray birds of summer come to my window to sing and fly away. And yellow leaves of autumn, which have no songs, flutter and fall there with a sign. ① 世界上的一隊小小的漂泊者呀﹐請留下你們的足印在我的文字裡。 O Troupe of little vagrants of the world, leave your footprints in my words. ② 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恆的接吻。 The world puts off…
-
電子版李煜詞全集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讌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後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後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後期詞作﹐悽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後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於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後的了。
-
納蘭性德詞選(31首)
納蘭性德(1655-1685)﹕清詞人。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進士﹐官一等侍衛。善騎射﹐好讀書。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也能詩。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辭海》1989年版)
-
電子版秦觀詞選(47首)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聖後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辭海》1989年版〃a海居士長短句﹕又名《淮海詞》。詞集名。北宋秦觀(號淮海居士)作。三卷。見于《淮海集》中。又朱孝臧《疆村叢書》本﹐附朱氏所撰校記一卷。明末毛晉言j閣刊本名《淮海詞》﹐一卷。(同上書)近來作者﹐皆不及少游。如“斜陽外﹐寒鴉數點﹐流水繞孤村”﹐雖不識字人﹐亦知是天生好言語也。(晁無咎)子瞻辭勝乎情﹐耆卿情勝乎辭。辭情相稱者﹐惟少游而已。(蔡伯世)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唐諸人不迨也。(陳後山)秦詞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李易安)少游詞雖婉美﹐然格力失之弱。(胡元任)秦少游詞﹐體制淡雅﹐氣骨不衰。清麗中不斷意脈﹐咀嚼無滓﹐久而知味。(張叔夏)觀詞情韻兼勝﹐在蘇黃之上。流傳雖少﹐要為倚聲家一作手。(《四庫提要》)秦少游自是作手﹐近開美成﹐導其先路﹔遠祖溫﹑韋﹐取其神不襲其貌﹐詞至是乃一變焉。然變而不失其正﹐遂令議者不病其變﹐而轉覺有不得不變者。後人動稱秦﹑柳﹐柳之視秦﹐為之奴隸而不足者﹐何可相提並論哉﹗(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
電子版蘇軾詞選(48首)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後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後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於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少數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統治者的奢侈驕縱。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代很有影響。《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能畫竹﹐學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認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造詣。詩文有《東坡七集》等。存世書跡有《答謝民師論文帖》﹑《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等。畫跡有《枯木怪石圖》﹑《竹石圖》等。(《辭海》1989年版)